2018年,全市上下坚持在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推进“三个兴市”、“四大工程”,突出“优环境、兴产业、提品质、增动能、惠民生”五项重点,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把握新常态、践行新理念,经济发展质量不断提高,经济运行总体保持平稳增长态势。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676245万元,比上年增长10.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1566万元,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484108万元,增长11.8%第三产业增加值1120571万元,增长9.8%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4849元,比上年增加2637元,增长5.9%。
在生产总值中,三次产业结构为4.3:28.9:66.8规模以上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318214万元,比上年增长17.7%工业增加值396890万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3.7%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4.2%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1035919万元,增长9.6%占生产总值的61.8%第一、二、三次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7%、35.5%和62.8%其中,工业增加值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7.5%。
规模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15.48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2.3%其中,六大高耗能行业综合能源消费量12.95万吨标准煤,增长1.3 %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17.6%。
二、农业
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22619万元,比上年增长3.6%其中,农业产值88741万元,增长3.7%林业产值3146万元,增长4.4%牧业产值25306万元,增长2.5%渔业产值3085万元,增长3.3%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2341万元,增长9.3%。
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8885公顷,增长1.2%其中稻谷播种面积5717公顷,下降0.1%玉米播种面积1405公顷,增长0.9%薯类播种面积1170公顷,增长9.4%油料播种面积4548公顷,下降0.6%蔬菜种植面积6079公顷,下降0.7%茶叶种植面积4247公顷,增长51.1%烟叶种植面积304公顷,增长3.9%猕猴桃果园面积523公顷,减少1.3%柑橘果园面积6210公顷,减少2.7%。
粮食总产量48363吨,比上年增长2.0%油料8012吨,减少0.6%烟叶530吨,增长5.2%蔬菜101973吨,增长1.0%瓜果31560吨,增长0.2%药材4770吨,增长0.1%茶叶938吨。
全市生猪、牛、羊、家禽饲养量分别为7.7万头、0.5万头、4.1万只和62.3万羽,肉类总产量7546吨,同期减少0.3%禽蛋比上年减少4.5%出栏生猪50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场4个,牛羊规模养殖大户5户。全年水产品产量3225吨,同期增长2.4%淡水养殖面积10950亩,较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全年重点做好柑桔、蔬菜、中药材、优质稻、特色水果等特色产业发展,实施“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产业推进行动,紧抓四级产业覆盖政策,发展农业特色产业。以产业攻坚为重点,围绕“园、社、企、水、路”综合配套,着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完成柑桔、茶叶、金秋梨等现代农业园区、蔬菜、特色水果、优质稻米等多个精品示范园。
全年农村用电量1747万千瓦时。财政农林水事务支出43454万元,增长10.7%年末农业总机械拥有量22320套,农机总动力18.8万千瓦。完成机耕面积4.85千公顷。
全年开工各类水利工程76处,投入资金2130万元,完成水利工程土石方3.836万立方米。实施水库工程2处,投入资金111万元;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总投资439余万元,新建及改造供水工程35处,解决贫困村饮水不安全人口10000余人。完成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2座,治理水土流失面积0.13 平方公里,治理坡耕地13.33公顷,综合治理河道1.5千米。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市全部工业增加值396890万元,比上年增长15.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72095万元,增长16.8%从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实现增加值61230万元,增长7.6%股份制企业增加值303939万元,增长17.9%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实现增加值5148万元,增长52.5%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增加值1777万元,增长44.9%分轻重工业看:重工业增加值225541万元,增长12.6%轻工业增加值146553万元,增长23.2%国有控股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5.5%非公有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3%。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统计的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中,增幅较大的有:组合音响产量2231392台,啤酒产量20357千升,钢结构产量9917吨,纸制品产量13032吨,饮料产量12912吨,白酒产量5778千升,分别增长79%、35%、27%,25%、25%、22%降幅较大的有:小型拖拉机产量826台,泵产量2601台,精制茶产量49吨,棉纱产量5039吨,分别下降83%、44%、42%、24%
表1 2018年地区规模以上工业部分主要产品产量 |
产品名称(B99901) |
单位 |
产量 |
增速(%) |
白 酒 |
千升 |
5778 |
22 |
精制茶 |
吨 |
49 |
-42 |
饮 料 |
吨 |
12912 |
25 |
水 泥 |
吨 |
1148570 |
2 |
棉 纱 |
吨 |
5039 |
-24 |
啤 酒 |
千升 |
20357 |
35 |
中成药 |
吨 |
703 |
3 |
钢结构 |
吨 |
9917 |
27 |
小型拖拉机 |
台 |
826 |
-83 |
纸制品 |
吨 |
13032 |
25 |
自来水生产量 |
万立方米 |
3106 |
9 |
组合音响 |
台 |
2231392 |
79 |
泵 |
台 |
2601 |
-44 |
商品混凝土 |
立方米 |
1481189 |
-7 |
支柱产业对工业经济的贡献作用明显。以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为主的三大产业集群,实现增加值208138万元,占全部规模工业的56.0%。规模以上工业大类行业增加值中,增幅较大的有:汽车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分别增长89%,53%,53%,42%,33%。
全年吉首地区规模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55602万元,比上年增长9.8%利润总额64791万元,增长24.8%规模以上工业大类行业中,利润总额居前五位的是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利润总额分别为29540万元、15606万元、5008万元、4861万元和2887万元。
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88561万元,比上年下降3.6%占生产总值的5.3%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建筑业总产值284282万元,下降4.4%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实现利润22450万元,增长119%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60.41万平方米,下降30.7%房屋建筑竣工面积45.04万平方米,增长5.4%。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5%按经济类型分,国有投资下降31.4%非国有投资增长151.1%民间投资增长1.9倍。按产业分,第二产业投资增长33.1%第三产业投资增长7.5%按投资方向分, 工业投资增长36.1%其中工业技改投资增长1.4倍;民生工程投资下降26.4%生态环境投资下降73.8%基础设施投资下降26.0%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7.9倍;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2.3倍。
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594119万元,同比增长2.3倍。其中,住宅投资437728万元,增长1.9倍;办公楼投资2373万元,下降6.4%商业营业用房108719万元,增长6.5倍。房地产开发施工面积635.2万平方米,增长22.5%房地产累计销售面积111.0万平方米,增长48.6%商品住宅平均销售价格为4505元/平方米,增长28.0%商业营业用房平均销售价格为10177元/平方米,增长27.3%。
全年房地产项目99个,城镇投资项目210个。其中,亿元以上已完工项目有吉首市碧桂园盘山路、吉首G209G319绕城公路、长坨至曙光公路、湘西经济开发区全域景观亮化、湘西经开区张社路东段建设项目、湘西经济开发区旅游集散中心(金湘玺接待中心)等项目。在建亿元项目87个,其中房地产项目44个,城镇项目43个。吉首市经开区乾南产业园及高铁新城道路网工程、吉首市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吉盟天下、红星美凯龙吉首商场、碧桂园中央公园等项目施工顺利。
五、贸易和物价
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67191万元,比上年增长10.4%按行业分,批发业实现零售额66258万元,增长18.0%零售业实现零售额857277万元,增长8.6%住宿业实现零售额9662万元,增长28.3%餐饮业实现零售额133994万元,增长18%。 按城乡区域划分,城市消费品市场零售额786685.6万元,增长7.7%县以下农村消费品市场零售额280505万元,增长18.5%在限额以上企业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增长62.1%日用品类增长66.2%化妆品类增长118.9%其它类增长169.3%。
表2 2018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及其增长速度
|
指 标 |
零售额(万元) |
比上年增长(%)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
1067191 |
10.4 |
按经营地分 |
|
|
其中:城镇 |
786686 |
7.7 |
乡村 |
280505 |
18.5 |
按限额类别分 |
|
|
其中:限额以上 |
500755 |
12.7 |
限额以上法人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零售额 |
496485 |
12.5 |
其中:粮油、食品类 |
30086 |
62.1 |
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 |
11223 |
-4.4 |
化妆品类 |
5690 |
118.9 |
金银珠宝类 |
3586 |
-20.8 |
日用品类 |
6071 |
66.2 |
五金、电料类 |
108 |
-49 |
体育、娱乐用品类 |
324 |
58.1 |
书报杂志类 |
18.8 |
161.1 |
电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类 |
13.2 |
-13.7 |
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 |
2727 |
139.5 |
文化办公用品类 |
3129 |
37.6 |
家具类 |
609 |
189.1 |
石油及制品类 |
330483 |
4.6 |
汽车类 |
78084 |
12.2 |
其他类 |
15734 |
169.3 |
吉首地区外贸进出口总额20647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8.6%其中出口17139万美元,增长22.4%市属外贸进出口总额575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03.8%其中出口530万美元,增长87.9%。
全年实际利用外资130万美元,增长35.4%实际利用内资73.2亿元,增长28.4%。
全年吉首市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0%测算居民消费价格的八大类商品均呈增长态势,其中食品、衣着、居住、生活用品及服务、交通和通信、教育文化和娱乐、医疗保健、其他用品和服务,分别增长0.6%、2.8%、2.7%、2.2%、0.9%、2.9%、3.1%和7.0%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为104.5。
表3 2018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
|
指 标 |
比上年上涨(%) |
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 |
102.0 |
服务价格指数 |
101.8 |
消费品价格指数 |
102.1 |
其中:食品 |
100.6 |
衣着 |
102.8 |
居住 |
102.7 |
生活用品及服务 |
102.2 |
交通和通信 |
100.9 |
教育文化和娱乐 |
102.9 |
医疗保健 |
103.1 |
其他用品和服务 |
107.0 |
六、旅游、交通运输和邮电
全年共接待游客153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29亿元,分别增长18.2%和16.6%全市有星级宾馆7家,其中四星级宾馆1家,二星级宾馆6家,全市床位总数达35608个。旅行社11家,旅游运输车辆总数达188台。
年末公路通车里程952公里,其中高速公路76公里,国道100公里,省道24公里,县乡道497公里,村道255公里。全社会货运周转量249411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8.3%货运量1297万吨,增长4.4%旅客周转量74842万人公里,下降14.2% 客运量1145万人,下降16.2%。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330554万元,比上年增加291.1%其中,邮政业务总量6179万元,增长3.9%电信业务总量107620万元,增加301.4%邮政业全年完成邮政函件业务13万件,快递业务量108万件。年末固定电话用户3.09万户。移动电话用户年末达到58.41万户,其中3G移动电话用户6.04万户,4G移动电话用户44.38万户。年末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13.14万户。
七、财政、金融与保险
全市财政总收入(不含基金)150937万元,比上年增长15.8%公共财政预算收入91949万元,增长11.2%其中,税收收入62589万元(不含上划),增长23.7%非税收入29360万元,下降8.6%财政总支出386551万元,增长15.7%重点民生建设财政资金投入增长,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38964万元,下降3.0%城乡社区事务支出50812万元,下降15.7%医疗卫生支出55803万元,增长111%农林水事务支出43454万元,增长10.7%。
表4 2018年公共财政收入与支出 |
指 标 名 称 |
总计(万元) |
比上年增长(%) |
一、财税总收入 |
150937 |
15.8 |
1.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合计 |
91949 |
11.2 |
税收收入 |
62589 |
23.7 |
非税收入 |
29360 |
-8.6 |
2.上划中央级收入 |
47512 |
24.5 |
3.上划省级收入 |
11473 |
20.4 |
二、财政支出 |
386551 |
15.7 |
#一般公共服务 |
38964 |
-3.0 |
公共安全 |
16859 |
-0.5 |
教育 |
74563 |
9.6 |
科学技术 |
1348 |
22.1 |
社会保障和就业 |
33348 |
21.0 |
医疗卫生 |
55803 |
111.0 |
节能环保 |
4953 |
-3.2 |
城乡社区事务 |
50812 |
-15.7 |
年末,吉首地区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3889987万元,与年初持平,其中,城乡居民本外币储蓄存款余额1931651万元,比年初增长7.5%金融系统本外币贷款余额2523120万元,比年初增长19.8%。
表5 2018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及增速 |
|
|
指 标 名 称 |
本外币(万元) |
比年初增长(%) |
金融机构存款余额 |
3889987 |
持平 |
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 |
1931651 |
7.5 |
金融机构贷款余额 |
2523120 |
19.8 |
|
|
|
|
全年吉首地区保险机构实现保费总收入149996万元,比上年增长23.7%其中,寿险保费收入101513万元;健康险保费收入25060万元;意外伤害险保费收入4828万元;财产险保费收入48483万元。全年赔付额41683万元,增长18.3%。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2018年末,吉首地区拥有学校154所,其中大学3所,中等职业学校10所,高级中学1所,完全中学3所,初级中学10所,九、十二年制学校6所,小学26所,教学点58所(不计入学校总数),特殊学校1所,幼儿园94所。在校学生140190人,其中,小学生33849人、初中生14366人、高中生9035人、职业中专生13861人、大学生52502人(含研究生、成人、网络等学生)、幼儿园16445人、特殊学校132人学前三年毛入学率90.5%义务教育巩固率93.33%。
高考应届生二本上线率16.46%。职业教育新生招生4263人,学生毕业就业率96.5%。
开展教育发展脱贫工程,落实对学前至中职阶段建档立卡、城乡低保残疾学生和特困供养学生进行全覆盖资助。发放覆盖资助金1610万元,惠及17992人次。落实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高教育、中职教育、高等教育各类学生资助项目资金共计2501万元,惠及37494人次,免书费595万元,惠及93929人次,贫困大学生救助123万元,惠及436人次。全年收到社会捐资助学资金共计66.7万元。
全市共有2921人参加高考,专科以上上线人数1828人,本科录取1261人,专科录取1244人。
表6 2018年在校学生、招生、毕业生数 |
|
大学 |
中等职业学校 |
普通
中学 |
|
|
小学 |
普通高中 |
初中 |
学校数(所) |
3 |
10 |
20 |
|
|
26 |
在校学生数(人) |
52502 |
13861 |
23401 |
9035 |
14366 |
33849 |
招生数(人) |
22950 |
4490 |
8492 |
3306 |
5186 |
6264 |
毕业生(人) |
14890 |
3785 |
7335 |
2774 |
4561 |
4694 |
科技事业继续发展,创新能力得到提升。全市年内实施科技项目48项,其中省级4项、州级4项、市级40项。投入科技项目经费1593万元,项目实施完成率100%。全年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56亿元。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6家,通过高企认证复审3家。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17项。完成国家专利申请606件。引进推广农业新技术7项次,新品种14个。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全市有表演团体51个,公共图书馆1个,文化馆1个,文化站11个。文化经营单位(户)237家,其中,娱乐市场10家、音像市场3家、书刊市场39家、印刷打字复印66家、营业性演出场所2家、文艺表演团体2家、网吧 70家。
全市共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67项,其中,国家级3项、省级项目10 项、州级项目19 项、(县)市级项目35项、非遗传承87人。馆藏文物共计850件(套),其中二级珍贵文物7件(套)、三级珍贵文物96件(套)。文物保护单位45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州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3处。
全市有广播电台1座,公共广播节目1套,全年制作广播节目5750小时,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8.4%有电视台1座,公共电视节目1套,全年制作电视节目4565小时,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为98.2%无线广播电视转播发射台1座。农村有线广播电视联网用户8000户,全市有线广播电视光纤网450公里。
全市拥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事业机构456个,其中县以上综合医院17家,民族医院1家,中医医院1家,中西医结合医院1家,专科医院5家(其中包括:口腔医院2家、肿瘤医院1家、骨科医院1家和康复医院1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个,乡镇卫生院13个,村卫生室123个,卫生机构在岗职工数6645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5572人,卫生机构实有床位数6146张。社区服务中心3个(峒河、乾州、镇溪),社区卫生服务站、社区服务中心覆盖率达100%。
市区拥有体育场地601个,其中,体育馆1个、各种训练馆33个、游泳池4个、运动场18个。参加省第十三届运动会,获得金牌2块,银牌3块,铜牌6块,参加湖南省第九届少数民族运动会,获得金牌4块,银牌4块,铜牌1块。
十、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全市耕地面积10851公顷,全市建设占用耕地23公顷,基本农田7758公顷。
全市已发现矿种26种,其中,金属矿产7种,非金属矿产9种,水气矿产1种。已探明资源储量的矿产3种。
全市拥有环境监测站1个,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污水处理率95.1%全市拥有县级自然环境保护区2个,自然环境保护区面积达20386公顷,占全市土地面积的18.9%省级生态乡镇10个,获省环保厅批准生态村称号33个,州环保局批准生态村称号62个。全市酸雨控制区面积30.42平方公里,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空气质量优良率93.7%。
全年完成造林面积2307公顷,其中人工造林面积667公顷(面上造林667公顷);封山育林面积1333公顷(无林地和疏林地);退化林修复面积307公顷(国家储备林低效林改造40公顷、长防造林267公顷)。全市森林覆盖率为74.06%全市城区绿地面积1276公顷。
全年发生各类事故80起,比上年下降76%死亡6人,下降50%受伤23人,下降8%经济损失48.2万元,下降79%其中,生产经营性安全事故发生4起,死亡4人。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就业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31.16万人,比上年增长0.55%,常住人口35.82万人,增长3.02%全市城镇人口26.53万人,城镇化率74.06%提高0.15个百分点。全市人口出生率为 13.37 ‰下降2.62个千分点;死亡率为 5.49 ‰提高1.53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7.88‰,下降 4.12个千分点。
全市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065元,同比增长9.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279元,比上年增加2398元,增长8.6%其中工资性收入21038元,增加1129元,增长5.7%转移性收入6335元,增加533元,增长9.2%经营净收入1225元,增加200元,增长19.5%财产净收入1681元,增加536元,增长46.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760元,增加1040元,增长10.7%其中工资性收入5267元,增加471元,增长9.8%家庭经营净收入2216元,增加207元,增长10.3%转移性净收入3269元,增加355元,增长12.2%财产性净收入8元,增加7元,增长430%。 全市全体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7747元,全体居民人均住房面积42.7平方米。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0445元,其中食品类、衣着、居住类、生活用品及服务、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服务、医疗保健、其他用品和服务分别为4641元、1662元、3214元、1358元、3600元、2454元、2848元和668元;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0347元,其中食品类、衣着、居住类、生活用品及服务、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服务、医疗保健、其他用品和服务分别为3147元、563元、2233元、540元、1324元、1494元、911元、134元。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0.4%。
年末,城镇道路总长453公里,道路面积1110万平方米,人均道路面积30.05平方米,排水管道总长231.2公里。城区自来水普及率达100%燃气普及率达86.7%。
全年新增城镇就业2903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72 %。全市共有敬老院12所,五保之家1所,集中供养五保老人220人。全市年末共有城乡低保对象13294人,全年累计发放资金3708万元,其中城市低保对象3769人,累计发放低保金1605.8万元;农村低保对象9525人,累计发放低保金2102.2 万元。城乡大病医疗救助面进一步扩大,救助城乡患者13515人次(含农村建档立卡对象)资助14731人城乡特困城乡低保对象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累计发放城乡医疗救助资金622.2万余元。(其中:城乡医疗救助519.4万元,资助参保参合102.8万元。)
年末,全市参加企业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9607人;企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离退休人数11635人;全年发放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25400万元;参加机关事业养老保险7946人;离退休人员3561人;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人数100330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83000人(包含20000省直特殊医疗人数及33000州直职工医保人数)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 254500人,参保率96.76%参加工伤保险30955人,其中新增参保2370人;参加失业保险17129人,其中新增参保2326人;参加生育保险15029 人。
注:1.本公报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计算。
3.工业、建筑业、固定资产投资、交通、邮电、国内贸易、金融、保险、安全生产、卫生、城建等数据均系吉首地区口径。包含州经济开发区、各州直数据。教育根据州教体局统计原则,州直大学、中等职业学校、州民中、吉大师院附小、州特校统计入吉首市内,其余均为吉首市口径。
4. 常住人口是指实际经常居住在某地区一定时间的人口。按人口普查和抽样调查规定,主要包括:居住在本乡镇街道、户口在本乡镇街道或户口待定的人,居住在本乡镇街道、离开户口所在的乡镇街道半年以上的人,户口在本乡镇街道、外出不满半年或在境外工作学习的人。
5.实际利用外资与内资不含州经开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