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溪县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8
一、综合
初步核算,2018年全县生产总值为58.15亿元,增长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37亿元,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25.82亿元,增长2.3%;第三产业增加值23.95亿元,增长12%。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14.4%、44.4%、41.2%,其中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为41.1%,第三产业比重较上年提高3.8个百分点。第一、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分别为9.2%、18.4%、72.4%。全县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20亿元,增长19.5%。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0.2亿元,增长5.2%。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为19872元,增长5.9%。
二、农业
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4.45亿元,增长3.8%;其中农业产值9.55亿元,增长3.8%。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4.71千公顷,增加0.93千公顷,增长6.73%。其中,稻谷播种面积12.96千公顷,增长7.24%;玉米播种面积1.3千公顷,增长1.5%;豆类播种面积0.88千公顷,增长2.98%;薯类播种面积0.86千公顷,增长3.26%。油料播种面积8.25千公顷,增长7.84%。蔬菜播种面积7.12千公顷,增长3.64%。中草药材播种面积0.1千公顷,增长9.76%。烟叶种植面积0.43千公顷,下降6.2%。
全年粮食总产量7.94万吨,增长7.65%。其中,稻谷产量7.53万吨,增长7.92%;玉米产量0.55万吨,增长1.61%;豆类产量0.1万吨,增长3%;薯类产量0.31万吨,增长2.88%。油料产量1.23万吨,增长8.29%;蔬菜产量6.86万吨,增长4.62%;烟叶产量0.08万吨,下降6.57%;中草药材产量0.04万吨,增长9.98%。
全年肉类总产量1.07万吨,增长1.99%。其中猪肉产量0.82万吨,增长1.98%;牛肉产量0.07万吨,增长1.6%;禽肉产量0.1万吨,增长2.84%;禽蛋产量0.1万吨,增长5.17%。年末生猪存栏7.65万头,下降0.78%;生猪出栏12.34万头,下降0.24%。
全年水产品总产量0.37万吨,增长3.03%。其中淡水养殖鱼类0.24万吨,增长2.72%。
2018年主要农产品产量及增长速度
主要农 产 品 |
计量 单位 |
产 量 |
比上年增减(%) |
粮食 |
万吨 |
7.94 |
7.65 |
油料 |
万吨 |
1.23 |
8.29 |
蔬菜 |
万吨 |
6.86 |
4.62 |
烟叶 |
万吨 |
0.08 |
-6.57 |
中草药材 |
万吨 |
0.04 |
9.98 |
茶叶 |
吨 |
2 |
-15.97 |
水果 |
万吨 |
19.93 |
2.01 |
猕猴桃 |
吨 |
80 |
7.44 |
柑橘类 |
万吨 |
18.25 |
1.4 |
肉类总产量 |
万吨 |
1.07 |
1.99 |
生猪存栏数 |
万头 |
7.65 |
-0.78 |
生猪出栏数 |
万头 |
12.34 |
-0.24 |
全年共有农民专业合作社118个,农产品加工企业18家。拥有家庭农场4户。实施柑橘品改0.375万亩;创建早熟辣椒标准化示范基地5000亩,实施辣椒避雨栽培1000亩;推进葡萄避雨栽培600亩;打造浦市现代农业特色生态示范小区6个,发展脐橙、黄桃、猕猴桃、花卉苗木、龙虾等生态种养6500亩;实施油茶新造5000
到2018年底,我县农业机械总动力已达34831台/套394865.32千瓦,机耕面积11.52万亩,机收面积16.23万亩,植保9万亩。注册登记拖拉机621台、联合收割机45台。今年完成各类拖拉机年检195台、年审驾驶人210人、联合收割机年检6台;完成各类农业机械互助保险34份、交强险173份;完成拖拉机新考驾驶证34人;拖拉机免费安装反光警示贴438块。
全年新增节水灌溉面积233.3公顷;实施水库工程3处,投入资金319万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66.67公顷,治理坡耕地266.67公顷,综合治理河道98.5千米。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县工业增加值为23.9亿元,增长2.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0.5%,其中国有及控股企业增加值下降17%,大中型工业企业增加值下降26%。规模工业主要行业增加值中,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下降97.11%,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2.95%,电力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0.5亿元,下降26.33%。高耗能行业增加值下降21.75%,占规模工业比重为90.87%,比上年下降1个百分点。园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下降21.3%,占全县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为71.97%。
全县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6家,其中亏损企业10家,亏损企业亏损总额1.05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0.01亿元,下降11.8%。企业利润总额-0.21亿元。实现利税总额0.67亿元,下降57.3%。企业产品销售率98.57%。
2018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及增长速度
主要工业产品名称 |
单 位 |
产 量 |
比上年增减(%) |
发电量 |
万千瓦时 |
8688 |
-9.99 |
铁合金 |
吨 |
2346 |
-97.1 |
电解锰 |
吨 |
2346 |
-97.1 |
锌锭 |
吨 |
88214 |
-3.89 |
供电量 |
万千瓦时 |
29859 |
-16.94 |
铝粉 |
吨 |
34296 |
-15.08 |
全县建筑业增加值1.99亿元,下降3.6%。具有建筑业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总产值1.85亿元,下降43.9%。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2.34万平方米,下降52.4%。其中新开工面积6.1万平方米,增长31.1%;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0.98万平方米,增长21.4%。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8.79亿元,增长10.7%。其中本地方项目投资25.83亿元,跨地区投资2.96亿元。
按经济类型分:国有投资14.15亿元,下降10.1%;非国有投资11.68亿元,增长53.9%;民间投资11.68亿元,下降53.9%,占全部投资比重为40.6%。按投资方向分:工业投资10.86亿元,增长近3倍;民生投资0.44亿元,下降91.9%;生态投资4.27亿元,增长131%;基础设施投资10.83亿元,下降9.4%;高新技术产业投资2.27亿元,同比大幅增长;湖南省一百个重大产品创新项目投资完成4.75亿。按产业分:第一产业完成投资1.19亿元,与上年度比实现了零的突破;第二、三产业分别完成投资12.23亿元、12.41亿元,二产业增长249.3%,三产业下降39.8%。
全县施工项目共有59个,比上年减少1个。其中新开工项目29个,较上年减少12个。本年完成投产项目28个,较上年减少7个。亿元及以上投资项目个数17个,较上年增加3个;完成亿元以上项目投资22.01亿元,增长4.6%。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2.16亿元,下降21%。房地产开发施工面积19.39万平方米,其中本年新开工6.74万平方米。房地产销售面积14.63万平方米,增长20.6%;其中期房、现房销售面积分别为0.877万平方米、13.76万平方米,分别增长5.7%、下降14.9%。房地产待售面积4.76万平方米,上年待售面积为零。商品房销售额5.22亿元,增长26.4%;其中期房、现房销售额分别为4.85亿元、0.36亿元,分别增长23.2%、3.2%。
五、国内外贸易和物价
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1亿元,增长9.8%。按销售单位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3.2亿元,增长9.9%;乡村消费品零售额3.9亿元,增长9.3%。按行业统计。批发业0.7亿元,增长1.1%;零售业14.6亿元,增长10.3%;住宿业0.4亿元,增长6.5%;餐饮业1.4亿元,增长10.2%。
限额以上法人消费品零售总额0.31亿元,下降18.1%。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0.34%,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18.1%。
六、对外经济和旅游
全县进出口总额2446万美元,下降45.2%,其中出口额2286万美元,下降19%;进口额160万美元。全年实际利用州外境内资金43.15亿元,增长29.18%。新引进项目17个,其中投资过亿项目17个,实现对外劳务合作营业额95万美元。
全县共有旅游等级景区(点)5个,其中4A级以上景区(点)1个。全年共接待国内游客292.97万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9.05亿元,分别增长95.27%和188.64%。
七、交通、邮电
2018年,全县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21310万元,增长5.8%。全县旅客运输量349.42万人,下降15.8%;旅客周转量20308.38万人公里,下降16.6%;货物运输量872.57万吨,下降4.1%;货运周转量181657.83万吨公里,增长1.1%。
2018年末全县客船拥有量为7艘,货船38艘。载货汽车624辆,其中营运624辆。载客汽车264辆,其中营运264辆。
年末全县公路通车里程1064公里,增长1.9%。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31公里。全县公路通车里程2018年末达1064.36公里,完成农村公路提质改造42公里。通公路乡镇11个,通客班车乡镇11个。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3466.34万元,增长22.28%。邮政营业网点18处,其中快递营业网点13处。邮路总长度418公里,包裹0.04万件,快递业务量11.76万件,快递业务收入102.33万元。电信业务总量6.9亿元,电信业务收入1.29亿元。年末拥有固定电话用户0.65万户,移动电话用户16.04万户,年末互联网宽带用户3.81万户,互联网上网人数13.05万人。光缆线路长度10400公里,移动电话基站1001个,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11.88万个。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
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85亿元,增长12.16%。其中税收收入4.9亿元,增长23.4%,占财政总收入比重为83.93%。地方财政收入3.05亿元,下降4.93%。其中地方收入中税收收入2.1亿元,增长7.09%;非税收入0.94亿元,下降24.05%。上划省级收入0.55亿元,增长23.65%。上划中央收入2.24亿元,增长44.01%。全县财政总支出33.23亿元,增长20.51%。其中民生支出22.91亿元,增长24.71%,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为71.08%。教育支出5.54亿元,增长8.77%;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15亿元,增长13.74%;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3.70亿元,增长42.08%;农林水支出7.67亿元,增长35.73%;其中扶贫支出3.18亿元,增长29.25%。
年末全县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92.84亿元,比年初增加7.81亿元,增长9.18%。其中住户存款余额72.96亿元,增长10.5%;非金融企业存款9.27亿元,增长5.66%。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44.98亿元,比年初增加4.46亿元,增长11.01%。其中住户贷款24.2亿元,增长16.3%;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余额20.77亿元,增长5.4%。
全年保险公司保费收入1.209亿元,增长1.12%。其中寿险7162.39万元,下降5.17%;财产险4927.05万元,增长11.92%。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年末全县有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所,招生数1000人,在校生2056人,毕业生544人。普通高中学校3所,招生数1765人,在校生5522人,毕业生1789人。初中学校15所,招生数3406人,在校生9683人,毕业生3140人。普通小学158所,招生数3895人,在校生21538人,毕业生3387人。在园幼儿7605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小学毕业生升学率100%。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88.5%。全年落实义务教育保障资金4324万元,发放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454.9万元,发放中职国家助学金276.1万元,资助中职学生2063人次。落实中职免学费资金400.68万元,资助中职学生3339人次。
|
职业中学 |
普通中学 |
|
小学 |
|
普通 高中 |
初中 |
||||
学校数(所) |
1 |
18 |
3 |
15 |
158 |
招生数(人) |
1000 |
5171 |
1765 |
3406 |
3895 |
在校学生(人) |
2056
|
15205 |
5522 |
9683 |
21538 |
毕业生(人) |
544 |
4929 |
1789 |
3140 |
3387 |
2018年,我县有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全年实施科学研究项目15个,财政用于科技经费支出总额2351万元,比上年增长94.62%。签订技术合同29份,实施专利申请93件,其中发明专利38件。授权专利32件,其中发明专利8件。
全县有产品检测实验室22个。法定计量检定机构3个,重点工业产品质量监督抽查18批次。夺取国家地理标志产品1个。
十、文化、卫生
年末全县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46个,群众艺术馆、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广播电视台1个,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78%,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5.2%,有线电视用户2.2万户。全县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5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9个。全年新闻出版业销售收入22万元,利润总额13万元。全县建有档案馆1个。
年末全县共有卫生机构26个。其中医院2个,妇幼保健院(站、所)1个,专科疾病防治院(站、所)1个,诊所、卫生所、医务室20个,乡镇卫生院18个,村卫生室219个。全县共有卫生技术人员1681人,增长5%。其中职业医师和职业助理医师561人,增长6.1%;注册护士746人,增长4.7%。医院拥有床位740张,乡镇卫生院拥有床位515张。
全县共有体育场地316个,增长4%。其中体育馆1座,运动场(含体育场、小运动场、田径场)27个,游泳池(含游泳跳水场馆)1个,各种训练房10个。全年共开展全民健身项目16项次。
十一、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年末实有耕地面积2.23万公顷,较上年下降0.3%。永久基本农田1.69万公顷,耕地保有量2.08万公顷,永久基本农田保护1.69万公顷。全县已发现矿种四十余种,已探明资源储量的矿种8种。其中金属矿4种、非金属矿4种。
全县有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2个,其中省级1个,自然保护区面积2.13万公顷。全县森林面积12.31万公顷,森林覆盖率73.81%。全县活立木蓄积259.21万立方米。全年完成造林面积400公顷。年末实有封山育林面积666.67公顷。
全县城市污水处理率93%。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5%。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1.03平方米,完成城市棚户区改造1750套。
初步核算,2018年全县规模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12.39万吨标准煤,下降0.89%。全社会用电量8.12亿千瓦时,下降5.6%。其中工业用电量6.17亿千瓦时,下降9.8%;居民生活用电量1.29亿千瓦时,增长10.94%。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93.4%。
2018年,全县共发生生产安全事故1起,同比下降75%;死亡1人,同比下降75%;受伤2人,直接经济损失110余万元,同比下降50%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县常住人口29.21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2.75万人,农村人口16.46万人。城镇化率43.65%,较去年提高0.51个百分点。
全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422元,增长10.2%。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435元,增长9.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360元,增长11.2%。全县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0478元,增长6.89%。其中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4510元,增长4.49%;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7766元,增长9.6%。全县居民食品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恩格尔系数)为33.6%,提高0.7个百分点。全县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3.53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5.81%。
全县新增城镇就业人员2813人。城镇登记失业率4.1%,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1061人。参加城乡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7.1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7万人,其中在岗职工参保1.04万人,退休人员参保6525人。城镇职工在岗职工参保7491人。全县参加工伤保险职工人数2.5万人,参加失业保险职工人数1.29万人,领取失业保险金职工人数26人。全县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登记参保人数15.3万人,增长0.8%。
全年共发放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56561人,发放资金总额1820万元,发放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235731人,发放资金总额3434.6万元。年末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床位2013张,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收养人员416人。公办养老机构新增床位639张。拥有综合性社区服务中心15个。新建城乡养老服务示范点7所,养老服务示范点新增床位21张。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3308亿元,筹集福彩公益金1654亿元。全县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070户。截止2018年末,全县有贫困村93个,实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65146人,全年减少贫困人口21455人,全县贫困发生率降至4.75%,比上年降低8.74个百分点。
相关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