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访问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政务要闻 > 湘西时政

把贫穷赶出大山——凤凰县腊尔山片区脱贫侧记

2019-05-22 08:17 作者: 来源:团结报 【字体:

  禾库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区正谋准宜居、宜业、宜游发展。

  腊尔山镇吉云村龙金革带头养小龙虾,成就了高山上的水产业。目前该片区有养虾基地200余亩。

  阿婆们在同康服装厂扶贫车间培训。

  腊尔山场上,阿婆着身着苗服,背着背篓,成为一景。这里是我国苗族文化保留最完整的片区之一。

  夯卡村同福苗寨。

  禾库安置区后续扶持产业黄牛养殖牧场。

  腊尔山镇夯卡村出产的酸辣酱,在网上卖得挺火。

  腊尔山大米的品牌已经叫响。
  文/ 欧阳仕君 麻正规 钱 进 唐松茂 王成军 图/ 凤凰县委宣传部 提供
  凤凰的腊尔山片区(包括该县腊尔山镇、禾库镇、两林乡)平均海拔800米以上。在许多文化人心中,这里是一块“宝地”。
  记者李特生就在这里挖到“宝”。2012年,他在禾库镇拍了一部短片《山里边》,获得了中国纪录片奖。2017年,他在腊尔山镇拍了一个新闻《不落下一户》,获得了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民俗学者蒋欢宜也有不俗收获,前不久,她在这里待了两个月,完成了博士毕业论文《大小传统视野下湘西苗族宗教研究》。
  许多文化工作者在这里寻找传统文化,以及探究这里与主流社会的反差:偏僻、贫穷、落后。
  新时代,腊尔山片区要除去“贫穷”注脚。
  2010年,腊尔山片区贫困发生率高达47.7%,属于全省中高海拔集中连片深度贫困地区。2011年,省委省政府将腊尔山片区作为湖南省少数民族高寒山区扶贫开发的试点。随后,这里大力推进精准扶贫脱贫“十项工程”。历经艰辛,腊尔山片区脱贫攻坚取得显著成效。
  截至2018年底,该片区已脱贫3100户14824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0.65%,为贫困地区特别是集中连片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探索出了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脱贫发展路子。
  基础设施先行,打破脱贫发展第一“瓶颈”
  基础设施落后是制约腊尔山片区脱贫发展第一“瓶颈”。
  2011年以前,腊尔山片区群众外出仅靠山江镇至腊尔山镇、竿子坪镇(原三拱桥乡)至禾库镇2条低等级公路,境内村组公路通畅率不足50%,产业基地机耕道通达率不足30%。
  多年的脱贫攻坚,凤凰县对该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投入,农村交通环境面貌已焕然一新。截至目前,腊尔山片区已实现了村组公路通达率100%,产业基地机耕道通达率100%,县城至禾库镇的旅游公路年内全域贯通,外通内畅的交通网络基本形成。
  因为高海拔和地质原因,腊尔山片区普遍缺水,老百姓用“水在地下流、人在地上愁”来形象这种现象。补短板,凤凰县先后投入资金上亿元,完成天星水库、火草坪水库、叭果咱、夯卡水库、夯来水库、大小坪水库等水库的维修。同时兴修“五小”水利工程,完成农村人畜安全饮水工程95处,安全饮水工程完成率达99%,形成“大缸蓄水”“小碗盛水”和管渠直达的腊尔山片区特色用水保障格局。
  以前,用电也是老大难。老百姓戏称腊尔山片区的电有“五怕”,怕雨、怕风、怕雷、怕旱、怕冻,常年用电无保障。
  为了让老百姓用上稳定的电,凤凰县加大对腊尔山片区的农网改造升级力度,截至2018年底,全境实现农网改造率100%,电视、网络、通讯信号村组覆盖率99%。同时,农网电费从1.5元/度降到0.58元/度。
  破解了基础设施的瓶颈,这里的老百姓彻底告别了肩挑背驮、天旱断饮、经常停电、信息闭塞的历史,他们对美好生活充满信心。
  民生全面保障,筑牢脱贫攻坚防线
  看病、就学、建房,是腊尔山片区三大致贫原因,耗费了不少人的家底。对此,凤凰县实现民生全面保障。
  安全托底,确保住有所居。充分尊重群众的意愿,认真甄别就地难以脱贫的贫困群众,在腊尔山片区建设5个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配套建设一批小微工厂提供一批公益性岗位,确保搬迁安置的1191户5992人贫困群众走上了就地城镇化脱贫路子;同步实施危房改造1265栋,并对农村局部危房实施换墙行动,确保了群众住房安全。
  强化救助,确保病有所医。不断改善地方医疗设施,完成境内53个村(社区)村卫生室建设,改善5个中心卫生院条件,确保群众小病不出村、不出乡。全面落实医疗救助政策,新农合参保率达100%,建档立卡群众住院总费用综合报销比例85%以上,确保群众看得起病,解决因病致贫返贫问题。
  多措并举,确保学有所教。改扩建腊尔山片区中心学校6所,恢复边远乡村教学点80所,确保教师安心教学、适龄儿童就近入学。大力实施教育脱贫工程,学生享受县委、县政府在全县推出的“免费教育”,新建教师公租房350套,实行边远地区教师岗位补贴政策,为解决教育发展不均衡问题,阻断贫困隔代传递作出了不懈努力。
  产业驱动发展,形成脱贫致富原动力
  产业支撑的脱贫,才能持久可靠。
  凤凰县以市场为导向,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带动腊尔山片区群众稳定增收。
  特色产业稳中有增。一直以来,产业缺失,增收无路,是腊尔山人贫困的重要因素。为了推动该区域扶贫开发取得新突破,激发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近年来,凤凰县结合实际,狠抓产业开发和特色产业建设,力促贫困人口脱贫解困。目前,腊尔山片区形成了稻、烟、菜、果、养五大特色产业体系,建成绿色生态优质稻基地1.2万亩,稻鱼共生1万亩,烟叶稳定在1.3万亩,蔬菜基地增加到5300亩,新种秋桃2620亩、猕猴桃5000亩、瓜蒌1580亩;依托泰美公司和青禾公司,养殖湘西黄牛1610头,猪牛羊三大牲畜饲养量占全县的16.5%,引导注册专业合作社73个、发展家庭农场33家、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046人,建立现代农业示范基地41个,特色产业覆盖贫困户1.5万户,人均年增收1000元以上。
  旅游扶贫前景光明。利用腊尔山片区独特的旅游资源禀赋和凤凰古城旅游持续“井喷”优势,凤凰县大力发展腊尔山片区民俗风情体验、天星山战争遗址考察、乌巢河峡谷奇观探险、台地乡村休闲观光等特色旅游产业,依托新建的禾库镇集中安置区,将苗族文化、特色饮食、民间艺术等融入到乡村旅游之中,通过开发茶旅、牧旅、林旅、文旅、食旅产品,为游客提供多层次、多视角的立体旅游体验。
  与此同时,凤凰县狠抓易地搬迁后续产业同步推进,为禾库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区研究制定了以“六个一”(一户一人就业、一块菜地、一亩漆树、一亩油桐、一亩青皮豆、一头黄牛)为主要内容的搬迁后续产业保障措施,确保搬迁户“产业保得住、收入能稳定、生活有保障”。积极与长三角、珠三角、长株潭等地开展劳务协作扶贫,建立劳务输出基地;每年引导1.2万群众常年外出务工,年收入达3.7亿元。既外出务工,又引进车间。引进吉瓯鞋业、佰德利服饰、惹巴妹手工织品、泰美农业等公司到山区建设扶贫车间,解决800余名贫困劳动者就业,月工资2000元以上。积极培育青禾牧业公司、禾库豆制品厂、德榜银器加工厂、苗绣坊等企业,探索推行“产业在路边、副业在院坝、就业在附近、生活在家里”的就地城镇化新路子。
  现如今,凤凰县腊尔山片区已不再是武陵山片区最贫困的代名词,已不再是各级干部群众担心难以脱贫的心病,已不再是凤凰、湘西、湖南精准脱贫的包袱,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群众正甩开臂膀,朝着稳定脱贫奔小康的目标前进。

相关文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