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访问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政务要闻 > 政务联播 > 县市动态

凤凰写好产业“大文章” 精准发力“拔穷根”

2019-04-20 07:34 作者: 来源:团结报 【字体:
  本报特约记者 麻正规 通讯员 付雪萍
  4月17日,凤凰县廖家桥镇椿木坪村千亩茶叶产业园里,苗家阿妹头戴斗笠,穿梭在茶树之间,有说有笑,春茶采摘的喜人场景跃然于碧空蓝天之下,构成了一幅产业扶贫的新画卷。
  近年来,凤凰县把产业扶贫作为推进精准扶贫的首要任务来抓,因地制宜写好产业“大文章”,以产业发展帮助贫困户“拔穷根”,实现增收脱贫。2018年,全县实现产业带动精准脱贫0.3万户1.3万人,占年度总脱贫人数的73.4%。
  产业融合助力增收
  为确保贫困群众顺利脱贫,该县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文化旅游、电子商务、光伏“四大”扶贫产业,大力推进产业兴旺。
  围绕“两茶两果一菜”主导特色产业发展思路,加快科学谋篇布局,采取有力措施,积极培育特色主导产业。2018年,全县实现特色产业发展面积50.91万亩,实现农业生产总值9.07亿元。建成万亩精品园3个,千亩标准园51个。发展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州级7家;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53个,家庭农场51个,组建扶贫产业合作社287个,覆盖行政村281个。
  围绕建设国际旅游目的地、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目标,大力推进全域旅游。引进华夏集团、秀兰集团、东方园林集团、中青宝集团等大集团,投资100亿元参与四大景区和全域旅游建设。2018年,全县共接待中外游客18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71亿元。
  抢抓“互联网+”新机遇,将脱贫攻坚与电子商务有机融合起来,以建设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为抓手,走“电商+扶贫”模式,以电商扶贫助推产业发展和精准脱贫。建成农村电商营运中心1个,“凤凰通”物流配送中心1个,新增农村电商服务站145个,累计达到281个,全县全年实现电商线上线下交易额1.5亿元。
  把光伏产业作为贫困村、贫困户稳定增收的重要补充。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精准帮扶”的原则,规范53个贫困村光伏产业发电项目运营管理工作,深化利益联结和分配。
  制度建设强化保障
  强化组织领导。在成立“1+3+10”的精准扶贫组织体系和工作体系的基础上,成立了事问题清零、户问题清零、数据问题清零、乡村振兴、资金管理5个工作组,统筹推进全县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工作。 成立农业产业化指导小组,组建办公室和技术专家团队,专门负责从产、加、销全产业链统筹推进全县农业产业发展。
  提供政策支撑。先后出台支持现代农业、农业产业脱贫、茶叶、电商综合示范、建档立卡贫困户特色产业发展、招商引资等多个政策文件,全面夯实产业扶贫的政策基础。2019年,出台了支持茶叶、雪茶、油茶、猕猴桃等12大产业发展的《凤凰县农业产业发展扶持办法(试行)》政策文件,为贫困户发展产业脱贫致富提供政策支撑。
  建立稳定有效的投入机制。提高中央扶贫专项资金用于产业扶贫的比重。2018年,州下达全县中央、省、州财政扶贫专项总资金15556万元,用于特色种养、小额信贷、电商等产业扶贫项目投入9775.069万元,占比62.83%。
  志智双扶增强内力
  该县积极组织农业农村、畜牧、林业等部门,采取举办培训班等多种方式,对贫困户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工作,拓宽致富门路。2018年,全县完成农民实用技术培训2.6万人次,培训建档立卡贫困户1.9万户,覆盖率达82%。
  积极鼓励和引导贫困户不等、不靠、不要,通过自身发展产业,实现增收脱贫。对有能力、有意愿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自主发展产业采取以奖代补方式予以直接扶持,发放补助总资金0.35亿元,惠及建档立卡贫困户1.4万户。组织遴选283名有一定专业技术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的农业技术人员对全县273个行政村,采取联村、包村方式,开展农业技术对口服务和定点技术服务,为产业发展保驾护航。
  积极鼓励支持各企业业主投身到脱贫攻坚之中,周生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省、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每个企业至少结对帮扶一个贫困村,实现龙头企业帮扶贫困村113个,覆盖率60.8%。
  创新模式助推发展
  “重点产业+扶贫”模式。以实施省重点产业扶贫项目为重点,探索和引导贫困户利益联结。科学遴选凤凰县泰美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7家有实力的新型经营主体,采取委托帮扶、直接帮扶方式,帮扶贫困人口0.38万人,实现人均年增收200元。
  “电商+扶贫”模式。积极发展订单农业。引导凤凰县惠农公司通过“电商+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发展模式,与全县80多个合作社,签订销售订单,以保底收购农产品的方式,实现共同发展,订单面积2.5万亩,惠及建档立卡贫困户0.8万户。
  “东西协作项目+扶贫”模式。统筹济南天桥东西协作资金1100万元,推进全县3万亩茶叶产业发展。采取以“合作社+基地+村集体+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深化贫困人口与新型经营主体的利益联结,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0.15万户0.6万人增收受益。
  “就业+扶贫”模式。引导周生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凤飞水晶球厂、佰德利服饰等企业,深入贫困村创办扶贫车间,优先吸纳建档立卡贫困户就地就近就业,实现稳定持续增收。2018年,全县新增扶贫车间8个,累计达到10个,解决贫困户就业141人,实现户均增收2.6万元。
  开发“公益性岗位+扶贫”模式。安排财政资金720万元,开发公益性岗位1000个,用于安置留守在家的贫困劳动力,实现稳定就业和稳定增收,全县已累计公益性岗位3378个,解决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2650名。

相关文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