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精准扶贫在湘西 > 十八洞的故事

4年,十八洞从深度贫困村变为全国文明村

2018-04-25 10:04 作者: 来源:华声在线
【字体:

  4月24日,花垣县十八洞村,村民龙拔姐(左一)在自家门前给游客表演打苗鼓。 湖南日报记者 陈昊 摄

  4月24日,小雨中的花垣县十八洞村,游客依然络绎不绝。村口的停车场边上,村民施兰玲的“阿雅小吃铺”前围满了游客。施兰玲告诉记者:“几乎天天给游客做免费导游,还要提醒司机预留手机号码。停车场小,经常要打电话移车。”

  走进十八洞村,感受最深的,就是如施兰玲这般洋溢在村民们脸上的文明新风。

  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十八洞村,首次提出“精准扶贫”战略思想。经过3年多努力,2017年2月,十八洞村摘掉贫困村帽子,全村136户、533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发生率从56.76%下降到1.28%。2017年11月,在中央文明办举办的“第五届全国文明村镇”评比中,十八洞村榜上有名。

  短短4年时间,十八洞村就从一个深度贫困村变为全国文明村,这一成就令人瞩目。

  十八洞村的脱贫发展,首先体现在产业上。该村通过发展民族文化乡村游、特色种植和养殖业、苗绣加工和劳务输出等产业,村民人均纯收入由2013年的1668元增加到2017年的10180元。基础设施也得到极大改善,水、电、路通了,全村实现无线网络全覆盖。

  但作为全国文明村的十八洞村,又不止于此。向贫困宣战,不仅要有物质的投入,更需要催发内生动力;美好的生活,不仅是“仓廪实衣食足”的生活水平,还包含“知礼节知荣辱”的社会风气。“扶贫先扶志、治贫先治根、提振精气神,让精神的力量发挥先导作用,才能让村民们真正从思想上走出贫困。”村支书龙书伍如是说。

  3月18日,十八洞村举行了主题为学习全国两会精神的道德讲堂活动。从2014年9月23日第一期道德讲堂开讲以来,这已是第九期了。对村民来说,这是村里的一件大事——道德讲堂不仅要学习党和国家政策,更多的主题是用身边人讲身边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火车轮下救人的龙兴刚、拾金不昧的杨秀富、自力更生脱贫的杨进昌等村民上台讲述自己的故事,为村民树立了看得见、摸得着的榜样,激励着村民们凝心聚力抓好村里各项建设,也使文明意识潜移默化地渗透到了他们的心底。

  十八洞村推行的“思想道德建设星级化管理模式”,更是让村民们形成了比学赶超的气氛。村民以组为单位互相评分,当场宣布结果。评分内容包括社会公德、个人品德等六大块,其中首项就是“支持村公益事务”。每户按家庭成员计平均分,90分以上为五星级家庭,80分以上为四星级家庭,以此类推。每到年底,还要评选出村道德模范以及最美保洁员、优秀村民、拾金不昧和自力更生脱贫典型予以表彰奖励。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曾因不准电杆架在自己田里而“大闹村部”的施六金,如今村里修建停车场,主动无偿让出1亩多地;供职于花垣县某公司的龙进,多次推掉公司安排他出差的机会,回村参加修路、改水等公益活动……

  “如今的十八洞,是鸟儿回来了,鱼儿回来了,虫儿回来了,打工的人回来了,外面的客人也来了。”花垣县委驻十八洞村精准扶贫工作队队长石登高说。

  这是一幅幸福文明的田园景象。

  “投入有限、民力无穷,自力更生、建设家园”,村民们自己总结的“十八洞精神”,生动诠释了如今十八洞人的精神家园。

  (文/陈昊 吴建斌)

  信息来源: 湖南日报

相关文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W02018073161995469282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