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州2021年1-12月科技创新推进情况

2022-01-25 16:33 来源:
【字体:

一、工作情况

(一)科技指标有了新提升。2021年度我州全社会研发投入预计6.5亿元,同比增长27.95%,占GDP比重为0.82%,较上年提升0.12个百分点,其中基础研究支出占研发支出比重为9.1%。高新技术企业预计年底总量可达145家,同比增长16.1%;预计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92.58亿元,同比增长17.03%,实现高新产业增加值54.85亿元,同比增长21.13%。科技型中小企业申报备案数完成341家,同比增长50.88%。技术合同成交额完成6.73亿元,同比增长348%。向上争资3429万元,同比增长10.04%;获批省级创新平台5家。泸溪县狠抓科技创新各项指标,第三次获省政府真抓实干奖励。

(二)科技工作载体有了新发展。一是潇湘科技要素大市场湘西分市场揭牌运营,为全州科研机构、企业和创客提供了更多全过程、全要素、全周期、全方位、全链条的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服务,逐渐成为我州解决技术“推广难”“共享难”“转化难”等问题的重要抓手。二是园区建设扎实推进,湘西高新区建设成功在望,被国家科技部纳入2021年度以升促建调研名单并全面完成现场准备工作,只待专家组前来考察;湘西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圆满完成科技部“百城百园”行动,园区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三是科技金融取得实质成效,与建设银行合作,开展了“技术流”信用贷与“三高四新”领域人才贷款的发放,为丰达合计科技有限公司等3家高新技术企业发放首批人才贷款3478万元,同时人才贷名单内企业款余额达1.29亿元;为45家科技型企业开展了“技术流”贷款的授信,总金额达2亿元。

(三)科技项目运行有了新突破。一是实施省“100个科技创新攻关”项5个,全年累计完成投资7272万元,占年初计划投资的105.39%;研发投入2045万元,占年度计划投入的107.63%。实现销售收入6亿元,新增就业115人。全年共申报省级以上项目96个,获批46个;州本级项目共拿出793万元,对湘西州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及产业链关键技术研发等35个项目进行了支持。二是建立了科技项目库,聚焦进一步做好科技项目的管理工作,充分发挥科技项目在我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的引领作用,我局通过建立科技项目库的方式,全面梳理我州在锰铝矾锌、特色产业、污染防治、科普、人才等方面的储备库,做到摸清底数有针对性的申报项目。三是取得了技术创新重大突破,花垣县太丰冶炼公司“锌电解典型重金属污染物源头削减关键共性技术与大型成套设备”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高性能锰合新金材料开发应用等4项技术研究成果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高温氮气雾化球形铝粉技术、电解金属铬关键技术、龙须草高效利用关键技术持续改良,高纯高钒铁研究应用、高氮氮化锰制备、猕猴桃新品种繁育、黄牛黑猪杂交选育等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四)科技服务活动有了新气象。一是成功承办湖南科技活动周重大示范活动首届“科技潇湘吉首行”,邀请来自省内的200多名专家在吉首市举办院士、专家讲座2场,开展农业科技培训及实地技术指导28场,召开科技兴企座谈会两场,开展义诊及医疗科普宣传22场,开展各类技术培训、实地技术指导及科普宣传活动200余场次,惠及群众10万余人。二是建立科技创新指标小分队制度,有针对性的根据企业需求开展入企“问诊”服务,全年共开展活动4期,其中在指导技术活动交易中协同省科技领导及专家共计24名同志分4组下县市进园区入企业精准服务。

二、明年重点工作

(一)培育壮大创新主体。一是重点培育一批创新型领军企业。围绕酒业、绿色矿业及新材料、特色食品、新能源、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和生物科技、建材与装配式建筑、文旅文创、商贸物流、数字经济等10条产业链,切实加大行业龙头企业研发经费投入、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申报、科技人才引进、创新联合体创建等方面工作力度,力争每条产业链成功培育1-2家经济规模大、科技含量高、竞争能力强的创新型领军企业。二是全力推动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壮大。完善“发现一批、服务一批、推出一批、认定一批”3年梯度培育机制,建立健全科技型企业储备库,帮助、引导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路子,加大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力度,不断提升高新技术产业投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和增加值,提高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形成优势产业集群。三是积极引进一批高新技术产业领域企业。全面落实打造武陵山区承接产业转移新高地的战略任务,结合湘西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积极推动以资源招商、以产业链招商,从完善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布局入手,吸引一批高新技术产业领域企业、科技型企业落地湘西。

(二)构建多元化投入体系。一是加大财政科技资金投入。加大向各级政府和财政部门汇报沟通力度,确保实现财政科技支出“只增不减”,积极帮助县市设立和增加科技专项经费,力争实现全州财政科技支出增速不低于全省二类地区平均水平。二是发挥企业研发经费投入主体作用。鼓励企业建立研发准备金制度,加大研发经费投入,积极落实高新技术企业税费减免、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和研发增量奖补等优惠政策。三是加大争资上项力度。融入国、省发展战略及新时代推进湘西地区开发形成新格局等政策机遇,围绕州内优势资源和特色产业,做好项目申报的服务指导工作,获批更多科技项目资金。四是推进科技与金融结合。加强与州内金融机构对接,争取在省级以上产业园区设立科技运行或者金融超市、开展科技型企业知识价值信用贷款试点,确保银行对科技型企业贷款家数和总金额实现同步增长。加快推进科技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帮助企业获得授信贷款,争取产业基金、担保基金、过桥资金倾斜支持。加大科技型企业挂牌上市和融资支持力度,力争在国家科创板、省科技专板方面实现重大突破。

(三)提升创新平台承载能力。一是以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为目标,加快推进创新型县市和“五好”园区创建工作。指导湘西高新区加快创建国家高新区,力争尽快完成现场考察工作。二是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抓手,加快推进技术创新平台建设。支持州内高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骨干企业牵头,联合国内外科研资源,共同组建一批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示范基地)等专业技术研发平台。积极对接岳麓山实验室,力争在建设种业基地湘西分基地上有所突破。加快建设湘农大茶产业研究院,力争在优势产业领域再新增一批新型研发机构。三是以提升创新创业综合服务能力为重点,加快推进产业孵化平台建设。加快潇湘科技要素大市场湘西分市场提质升级。力争实现县市区省级以上产业孵化平台全覆盖,围绕特色产业,着力新增一批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技术服务机构。

(四)坚持人才引领科技创新。一是加大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引进力度。树立“不求所有、但为所用”的引才工作理念,以柔性引才为重点,拓展人才引进渠道,为外国专家来华工作开辟绿色通道。二是加大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的培育和引进。紧扣产业导向、需求导向,围绕企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参与各类人才交流和项目合作,在更广阔的空间配置创新资源,为服务和支持高质量发展夯实人才基础。三是深入开展科技专家服务团工作。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目标任务,围绕示范基地建设、技术成果转化、创新平台培育、技术培训服务等深入实施分类组团服务和科技专家联系服务行政村制度,提升服务产业发展的精准度,进一步完善各县市科技专家服务团绩效考核制度,实施一批科技特派员专项与科技专家服务团专项,提升科技创新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支撑能力。

(五)加大关键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力度。一是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围绕科技支撑产业链创新、社会发展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力争在矿产品精深加工、中药材提取、农产品选育、科技文化融合、疾病治疗、污染治理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二是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深化校地合作、校企合作,吸引国内外知名高校、院所、企业和机构,在我州设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分中心或技术转移分机构。推进科技报告工作,形成理论创新成果。三是激发科技成果转化活力。认真落实科技成果转化法律法规,加快推进技术交易减免税、股权激励和技术入股所得税递延纳税等税收优惠政策落地;鼓励高校、科研院所等单位建立健全科技创新奖励制度。

(六)着力营造良好创新创业生态。一是打造“诚信”科技。开展科技政策宣传和科技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和“红黑名单”制度,引导企业依法诚信规范经营,营造诚实守信的科技创新氛围,增强企业对守信践诺的认同感、责任感;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宣传引导,严格科研诚信和科研伦理,对科研不端行为实行“零容忍”。二是打造“阳光”科技。实施中央科技体制改革三年行动方案,推动项目立项、评审、验收三权分立,项目资金管理全过程邀请纪检组,评审与实地考察聘请专家,监督管理聘请第三方机构,实现科技项目资金管理责权分离制度,确保项目安排阳光透明。三是打造“开放”科技。深入开展科技交流合作,抓好承接产业转移工作,提高开放合作创新能力;联合相关部门办好“创新创业大赛”、“科普宣传”等重大活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