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得来 融得进 过得好 努力开创易地搬迁集中安置 社区治理新格局

来源: 作者:杨 木 张 涛 2022-06-30 11:49

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到花垣县十八洞村考察,首次提出“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论述。8年多来,花垣县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认真贯彻党中央和省州决策部署,坚持把易地扶贫搬迁当作脱贫攻坚“头号工程”来抓,全面完成1020户4556人搬迁安置任务,走出了一条“共建共治共享”的集中安置社区治理和服务新路子,代表湖南在全国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社区治理现场会上作典型发言。

一、党建引领激发内生动力。一是增强组织核心领导力。针对集中安置区群众来源结构较为复杂的特点,采取分类实施的办法,对本村独居集中安置区,在原有党支部的基础上,充分吸收优秀年轻党员;对多村共居集中安置区,按照相关规定成立党支部并推选群众信任、办事公道的党员任支部书记。截至目前,5个集中安置区党支部书记均已按照法定程序兼任村(居)民委员会主任。二是增强互助示范引领力。党建引领集中安置区治理,核心在支部,关键在党员。按照“亲缘相近、安置相邻、产业相似、优势互补、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由1名党员或能人带领5户搬迁户组成互助单元、落实互助行动。全县5个集中安置区成立“互助小组”108个,覆盖所有搬迁户,在组织搬迁户、宣传搬迁户、凝聚搬迁户、服务搬迁户的各项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三是增强互助脱贫向心力。通过开展主题党日活动,以入户宣传、串门交流、田间课堂、院坝会议等党员和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特别是易地扶贫搬迁政策,以及党的惠农利农政策等知识。搬迁群众通过互助学习,思想得到提升,“向心力”不断提高,安置区内勤劳奋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氛围日益浓厚。

二、各司其职健全组织体系。通过让搬迁群众高度参与,发挥群众主观能动性,形成共建共治的治理格局。一是坚持自治为基。安置区全面建立健全村(居)民委员会、村民议事会、村民监督委员会,构建村民自治体系。5个集中安置区全部成立了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毒禁赌委员会、网格工作站、调解委员会等群众自治组织。二是坚持法治为本。设立法务室,派驻乡镇司法所干部、法律援助律师,开展法治宣传、普法教育、法律援助。强化村务监督,编制公开目录,落实公开制度,及时将重大决定、财务收支、工作进度、办事流程等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三是坚持德治为先。出台村民自治章程和社区公约、村规民约,开展“村民道德星级化评定”,对村民文明道德水平采取积分制量化管理,设立积分超市兑现奖励,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安置区里各项公益事业,共建文明安置新区。

扶贫车间促就业   龙爱清 / 摄

三、共建共治深化基层治理。一是积极开展平安创建。充分利用群众自治组织基础深厚的优势,全面实施邻里守望、雪亮乡村、溯源治理“三大工程”,组建安置区群防群治队伍5支50人,投入建设资金240余万元安装监控摄像头300余个,实现了集中安置区公共区域视频监控全覆盖,安置区矛盾纠纷发生率降低了75%,治安安全感达95%以上。二是深入开展文明创建。利用“1+5”互助机制,通过党支部、小组会会议,抓好领头“1”宣讲宣教,通过“1”带“5”互相监督劝导和宣传宣教,共同遵纪守法、抵制“黄赌毒”,积极参与安置区里各项公益事业,提升村民文明素养,焕发出文明和谐的安置区新气象。三是全面建设美丽社区。开展留一块自主菜地、留一片农用区域、留一股乡愁记忆“三留”创建活动。在安置区打造和绿化上,注重人文体现,一方面在安置区道路、公共活动区域以迁出地老地名命名,道路两旁用石板、竹篱笆还原农村特色;另一方面将绿化景观打造与乡愁记忆相结合,在景观植被中穿插樱花、柚、梨、桃、柿等花果树木,还原农家气息,留住搬迁群众乡愁记忆。

四、共治共享保障安居乐业。一是推行网格化公共服务管理制度。按照“以房管人、无缝覆盖”的原则,5个集中安置区共划分12个网格,配置12名网格员,全面参与公共服务管理。两年多以来,共上门服务残疾人等困难群体400余人次、反映民意诉求178件、处置网格事件2462起、入户宣传800余户。二是落实便捷化政务服务办理制度。配套5个“一站式”便民服务中心,接入“湘西e路通”便民服务平台,提供48项“一门式”政务服务代理代办。2019年以来共为5个集中安置区群众办理368件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了“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三是探索专业化社区联动服务制度。依托湖南省乡镇(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项目,积极探索安置区专业化服务,由所在乡镇与安置区建立“一对一”联系服务制度,并在有条件的民河安置区、祥和安置区设立社工室,建立“留守儿童之家”“文明实践助残志愿服务基地”等。两年来,举办居家养老、助残康复、留守儿童心理疏导等专业服务活动48场,服务约430余人次。

五、多措并举夯实致富根基。通过因地制宜发展“公司+集体经济+贫困户+基地”模式,有效解决搬迁群众发展后劲不足的问题,增强集体经济。一是出台政策红利鼓励自主创业。安排易地扶贫搬迁后续产业发展专项扶持资金共计1230万元,对于自主发展产业的按照2000元每人的标准进行奖补,对需要银行提供支持的按照每户不超过5万元的标准提供发展产业贴息贷款,对搬迁户发展产业年销售额达5000元以上的,按销售总金额10%给予奖补。二是推行企业带动发展增收产业。依托县域龙头企业,通过村集体经济入股,引领搬迁群众流转土地、就近务工,大力发展规模化连片产业,形成了2000亩黄金茶、1000亩油茶、500亩蚕桑、500亩蔬菜、300亩青花椒、200亩吴茱萸的集中连片产业规模。引进扶贫车间4个,提供就业岗位230个,每年人均分红1280元。三是倡导邻里互助抱团发展产业。变“单打独斗”为“抱团发展”,充分发挥致富能人“1+5”带动作用,以一户带五户,重点开展技术帮扶、产业帮扶、就业帮扶,促使家家有产业、户户能发展,带动102户搬迁户378人发展产业,人均年增收1800元左右。

(作者单位:花垣县委办)

投稿邮箱丨xxzxxgz@sina.com

联系电话丨0743-8221256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