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发展实体经济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来源:《湘西工作》2022/10 作者:刘珍瑜 2022-11-24 14:48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大力发展实体经济,以首倡之地必有首倡之为的责任担当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湘西力量。

一、积极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引领实体经济。产业兴则经济强,产业优则动能足。2021年,我州三次产业结构为14.4:30.2:55.4,第二产业短板明显,尤其是在新冠疫情对传统文旅产业冲击巨大的情况下,加快新型工业发展、做大做强财源企业尤显重要。酒业、生物医药和生物科技、绿色食品等产业是我州的传统优势产业,今年前三季度产值增速分别达38.2%、25.2%、17.7%,支撑带动作用明显。当前,我州要根据产业布局和产业链发展规划,优化10条优势产业链,加快构建绿色低碳、信息技术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全面做优实体经济。一要以新技术推动产业转型发展。今年前三季度,全州新能源企业产值同比增长28.79%,税收同比增长14.49%;电子信息产业链上企业应纳税收同比增长44.5%,来势很好。要坚持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与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两手抓,以绿色、节能、智能为发展方向,以实施产业发展“万千百”工程为抓手,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积极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要加大全州产业园区规划落地推进力度,推动湘西高新区、吉首、泸溪、花垣打造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产业建设。以新技术新模式,创新推动我州白酒制造、农副食品加工、医药制造、精制茶加工等特色优势产业转型发展,打造高附加值产品。二要以新基建提升产业发展动能。在我州大交通瓶颈破解的基础上,超前规划部署先进、开放、高效的新型基础设施,加快推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5G基站建设、充电桩布局、智慧农业、智慧湘西等建设,加快与三峡集团、五凌电力等战略投资者合作项目建设,投资实施一批风电、光伏新能源项目,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深入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和乡村全面振兴,大力提升城市新型基础设施水平,推进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提升产业发展动能。三要以新平台提高产业发展质效。坚持全州“一盘棋”和“一主一特”发展方向,以9个省级产业园区为依托,加快“五好园区”建设。支持湘西高新区打造以大健康产业为主导,以新材料、电子信息为特色的产业体系;吉首经开区打造以电子信息为主导,以新材料为特色的产业体系;泸溪高新区打造以新材料为主导,以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为特色的产业体系,其他园区加快构建具有自身特色优势的产业集群。到2025年,力争全州园区技工贸收入突破1000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园区亩均产值提升到50万元以上,亩均税收提升到8万元以上,提高产业发展质量效益。

州委常委、常务副州长刘珍瑜在凤凰县吉信镇火炉坪村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

二、大力培育市场主体,做大实体经济。市场主体是实体经济的载体,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19万户市场主体是我州经济发展的活力所在,要深入实施市场主体倍增工程,在“扩增量、稳存量、提质量”方面下功夫,大力培育市场主体,做大经济总量。一要围绕扩增量培育新企业。不断优化环境、创造条件,充分激发人民群众创业创新的活力和热情,让新的市场主体不断涌现。深入实施“个转企”升级行动,提高企业占比,建立引导转企培育库,加大梯队培育力度,加快培育涉农、文旅、高新技术等行业市场主体,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动能。二要围绕稳存量培育大企业。加大“四上”企业培育力度,引导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创新经营模式和管理模式,增强企业竞争力。认真落实税收、用地、人才等奖励扶持政策措施,不断增强企业“升规入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引导达到入规条件的企业“升规”,确保达标企业及时入库。力争今年全州新增“四上”企业 160 家以上,力争到2025年全州市场主体突破24万户,“四上”企业达2000家。三要围绕提质量推动企业上市。积极开展企业上市“金芙蓉”跃升行动,按照“储备一批、培育一批、上市一批”要求,加大十八洞文旅开发公司、湘泉药业等11家企业培育力度,引导其到资本市场融资发展,做大做强。今年全州确保四板挂牌企业达14家以上,省上市企业后备库入库企业达14家,三板挂牌有突破。

三、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激活实体经济。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动力就是对外开放。只有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才能充分释放实体经济活力。一要推动产业精准招商。编制“一对一”上门招商计划书,有针对性地开展全产业链招商,努力打造产业链闭环,提高产业项目招商精准度,推动更多产业链、供应链相关企业落户湘西。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京津冀、长株潭、成渝地区、山东等发达地区的园区、商会、企业对接合作,紧盯产业转移意向园区和企业,招大引强。二要推动招商项目落地。按照“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个专班、一个方案、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加大合同执行力度,提高项目履约率。定期召开优化投资环境点评会议,及时调度项目履约情况,协调解决项目落地难问题,提高招商实效。积极兑现省、州产业招商支持政策,定期开展招商项目落地难专项督导,建立项目履约问题清单,推进项目早履约、早投产、早见效。三要推动外经外贸上水平。大力培育骨干外贸企业,优化出口退税服务,提升外贸进出口增量,推进外贸企业“破零倍增”;立足资源优势,将酒鬼酒、古丈毛尖、湘西黄金茶等纳入中欧地理标志产品目录的优势农产品打入国际市场,提升外贸市场占有率;鼓励企业积极参加消费品博览会、中非经贸博览会、进口博览会等展会活动,实现优势产能“走出去”;加强与国际友好城市开展科技、文化、体育、卫生、教育等领域交流与合作,助力龙头企业融入国际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做活实体经济。

四、高效集聚要素资源,助力实体经济。实体经济是经济运行的主体,兴经济关键要强实体。坚持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大力推动科技、人才、金融等要素资源向实体经济集聚,为实体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能。一要强化科技支撑。加大科研投入,用活科技专项资金,加快推进企业科技研发和技术创新,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发展后劲;大力培育蓝天高科、鑫海环保、丰达合金等“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不断提升企业综合实力;深入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推动州内外高校、科研院所与州内企业合作,支持企业科技创新,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二要强化人才支撑。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深入实施“武陵人才行动计划”,坚持开展“‘湘’盼人才‘西’望你来”人才引进活动,引育一批支柱产业领军人才、科技创新拔尖人才、创新创业实用人才,让优秀人才向实体经济汇聚;深入开展“湘商回归”活动,大力支持在外杰出优秀人才回乡创业,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三要强化金融支持。发挥政府资金杠杆作用,通过设立产业发展基金、为新入规四上企业次年度新增贷款贴息等方式,引导社会投资;持续开展“银行行长进园区”专项活动,持续加大先进制造业、基础设施、战略性新兴产业、绿色优质产业信贷投放规模,为重点产业、重点平台、重点项目提供融资保障;发挥银行业机构对小微企业间接融资的主渠道作用,推动普惠金融提质增效;用好用足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加大有效投资力度,推动市场主体发展。四要优化营商环境。全面推进“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加快完善“互联网+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功能,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打造服务高效、管理规范、综合成本最低的营商环境;落细落实国家、省、州扎实稳住经济系列政策措施,千方百计惠企、稳企、扶企,增强企业发展信心和动力;深入开展“千名干部联千企”活动,主动上门服务,破解企业融资、物流、用工等方面的“难点”“堵点”,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徐夏敏

投稿邮箱丨xxzxxgz@sina.com

联系电话丨0743-8221256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