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年

来源:《湘西工作》2022/12 作者:州文旅广电局、永顺县文旅广电局 2023-04-27 08:14

土家团年饭

“土家年”这一年节习俗,对研究土家族历史和民俗文化以及加强民族团结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经永顺县申报,2011年5月23日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土家年是土家族最隆重的节日,新中国成立以后,州人民政府为了落实党的民族政策,保护土家族这一民间习俗,决定将土家年列为地方法定节日,休假一天。

土家年特点:一是吃团年饭的时间先于汉族一天。清光绪湖南《永顺府龙山县志》载:“土人度岁”,月大以二十九日为岁,月小则二十八日。”清光绪湖北《长乐县志》亦载:“吃团年饭,而容美土司则在除夕前一日。”第二天汉人度岁时,土家人却给亲人坟上送亮;二是来历悠久。有多种口头传说和文献记载,有的说起源于五代,有的说起源于明代,有的说起源于更早的时代,但都与军旅生活有关,说是提前一天过年后,第二天就要出征对敌作战;三是分布地域广。在云贵高原余脉的湘鄂渝黔五陵山地区,八百万土家人均过土家年,土家年成为土家族民族认同的重要标志;四是持续时间长。过年从腊月初忙活起,直到正月十五,“吃了爬坡肉,各自找门路”,过年才算完成;五是活动内容丰富。办年货、做年饭、走亲拜年、做舍巴(摆手节)。摆手活动时间各村不一致,一般从正月初三开始到十五结束。活动有大、小之分。小摆手一般以同姓同宗或全寨人为单位举行;大摆手是以一乡或数乡为单位联合举行,“大摆手”活动规模庞大,以祭“八部大神”为主,表演人类起源、民族迁徒、抵御外患和农事活动等;“小摆手”活动规模较小,以祭彭公爵主、向老官人、田好汉和各地土王为主,表演部分农事活动。土家族的大摆手活动气势宏大,热闹非常,大摆手是在摆手堂中举行的。摆手堂正中,供着八部大王及其夫人“帕帕”的神像。摆手堂大坪中间一根高二十四米的旗杆上两面龙凤旗迎风招展,旗杆顶端立着一只白鹤,振翅欲飞。溪州竹枝词描写了当年摆手舞的盛况:“福石城中锦作窝,土王宫畔水生波,红灯万盏人千叠,一片缠绵摆手歌”。活动内容有闯驾进堂、扫邪安神、祭祀祖先、唱梯玛歌、跳摆手舞、演毛古斯等,是土家族文化的大盛会。

土家年庆祝活动现场

湘鄂渝黔边区土家族聚居的州、县人民政府为照顾土家族早一天过年的习俗,每年都在国务院规定的时间提前一天放假。

永顺县土家族过“赶年”,作为土家族文化的一部分,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千百年来,始终与土家族其他文化样式生息与共。史料证明。自明朝开始,永顺土家族过“赶年”就始终在土家人聚居区广为盛传,尤其是改革开放后,永顺土家族过“赶年”得到了政府有关部门的重视和传媒单位的推介与宣传,社会影响越来越大。

过“赶年”虽然开始形成于土家族聚居区,然而,随着历代土家人的足迹,从酉水和猛洞河走进全国各地及港、澳、台地区,甚至进入了五大洲,形成了一个拥有800多万土家人口的过“赶年”的文化圈。2002年永顺县在北京的中华民族博物院 成功举办了土家族社巴节活动,紧接着又在永顺县城以“走进猛洞河”为题举办了大型社巴节活动。改革开放以来,中央电视台民族摄制组、经济部《生活》栏目、记录片部文化专题部、《东方时空•一年又一年》节目组等来到永顺,拍摄了永顺土家族习俗,充分显示了永顺土家族节目的活力与生机,扩大了永顺土家族过“赶年”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永顺县土家族过“赶年”,虽然乡与乡、村与村、寨与寨、姓氏与姓氏之间,有局部的差异,但在时间、形式、内容等大的方面是统一的,是不能因人、因时、因地而随意改变。

永顺县土家族过“赶年”,无论是时间的确定、物质的准备、敬神的姿态、吃饭的地点等,对土家族人来说,是十分清楚的,每一个土家人心中都有谱,并代代相传。

投稿邮箱丨xxzxxgz@sina.com

联系电话丨0743-8221256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